继上文Flink 原理与实现:架构和拓扑概览中介绍了Flink的四层执行图模型,本文将主要介绍 Flink 是如何根据用户用Stream API编写的程序,构造出一个代表拓扑结构的StreamGraph的。
注:本文比较偏源码分析,所有代码都是基于 flink-1.0.x 版本,建议在阅读本文前先对Stream API有个了解,详见官方文档。
StreamGraph 相关的代码主要在 org.apache.flink.streaming.api.graph
包中。构造StreamGraph的入口函数是 StreamGraphGenerator.generate(env, transformations)
。该函数会由触发程序执行的方法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.execute()
调用到。也就是说 StreamGraph 是在 Client 端构造的,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本地通过调试观察 StreamGraph 的构造过程。
Transformation
StreamGraphGenerator.generate
的一个关键的参数是 List<StreamTransformation<?>>
。StreamTransformation
代表了从一个或多个DataStream
生成新DataStream
的操作。DataStream
的底层其实就是一个 StreamTransformation
,描述了这个DataStream
是怎么来的。
StreamTransformation的类图如下图所示:
DataStream 上常见的 transformation 有 map、flatmap、filter等(见DataStream Transformation了解更多)。这些transformation会构造出一棵 StreamTransformation 树,通过这棵树转换成 StreamGraph。比如 DataStream.map
源码如下,其中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
为DataStream的子类:
public <R>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<R> map(MapFunction<T, R> mapper) { |
从上方代码可以了解到,map转换将用户自定义的函数MapFunction
包装到StreamMap
这个Operator中,再将StreamMap
包装到OneInputTransformation
,最后该transformation存到env中,当调用env.execute
时,遍历其中的transformation集合构造出StreamGraph。其分层实现如下图所示:
另外,并不是每一个 StreamTransformation 都会转换成 runtime 层中物理操作。有一些只是逻辑概念,比如 union、split/select、partition等。如下图所示的转换树,在运行时会优化成下方的操作图。
union、split/select、partition中的信息会被写入到 Source –> Map 的边中。通过源码也可以发现,UnionTransformation
,SplitTransformation
,SelectTransformation
,PartitionTransformation
由于不包含具体的操作所以都没有StreamOperator成员变量,而其他StreamTransformation的子类基本上都有。
StreamOperator
DataStream 上的每一个 Transformation 都对应了一个 StreamOperator,StreamOperator是运行时的具体实现,会决定UDF(User-Defined Funtion)的调用方式。下图所示为 StreamOperator 的类图(点击查看大图):
可以发现,所有实现类都继承了AbstractStreamOperator
。另外除了 project 操作,其他所有可以执行UDF代码的实现类都继承自AbstractUdfStreamOperator
,该类是封装了UDF的StreamOperator。UDF就是实现了Function
接口的类,如MapFunction
,FilterFunction
。
生成 StreamGraph 的源码分析
我们通过在DataStream上做了一系列的转换(map、filter等)得到了StreamTransformation集合,然后通过StreamGraphGenerator.generate
获得StreamGraph,该方法的源码如下:
// 构造 StreamGraph 入口函数 |
最终都会调用 transformXXX
来对具体的StreamTransformation进行转换。我们可以看下transformOnInputTransform(transform)
的实现:
private <IN, OUT> Collection<Integer> transformOnInputTransform(OneInputTransformation<IN, OUT> transform) { |
该函数首先会对该transform的上游transform进行递归转换,确保上游的都已经完成了转化。然后通过transform构造出StreamNode,最后与上游的transform进行连接,构造出StreamNode。
最后再来看下对逻辑转换(partition、union等)的处理,如下是transformPartition
函数的源码:
private <T> Collection<Integer> transformPartition(PartitionTransformation<T> partition) { |
对partition的转换没有生成具体的StreamNode和StreamEdge,而是添加一个虚节点。当partition的下游transform(如map)添加edge时(调用StreamGraph.addEdge
),会把partition信息写入到edge中。如StreamGraph.addEdgeInternal
所示:
public void addEdge(Integer upStreamVertexID, Integer downStreamVertexID, int typeNumber) { |
实例讲解
如下程序,是一个从 Source 中按行切分成单词并过滤输出的简单流程序,其中包含了逻辑转换:随机分区shuffle。我们会分析该程序是如何生成StreamGraph的。
DataStream<String> text = env.socketTextStream(hostName, port); |
首先会在env中生成一棵transformation树,用List<StreamTransformation<?>>
保存。其结构图如下:
其中符号*
为input指针,指向上游的transformation,从而形成了一棵transformation树。然后,通过调用StreamGraphGenerator.generate(env, transformations)
来生成StreamGraph。自底向上递归调用每一个transformation,也就是说处理顺序是Source->FlatMap->Shuffle->Filter->Sink。
如上图所示:
- 首先处理的Source,生成了Source的StreamNode。
- 然后处理的FlatMap,生成了FlatMap的StreamNode,并生成StreamEdge连接上游Source和FlatMap。由于上下游的并发度不一样(1:4),所以此处是Rebalance分区。
- 然后处理的Shuffle,由于是逻辑转换,并不会生成实际的节点。将partitioner信息暂存在
virtuaPartitionNodes
中。 - 在处理Filter时,生成了Filter的StreamNode。发现上游是shuffle,找到shuffle的上游FlatMap,创建StreamEdge与Filter相连。并把ShufflePartitioner的信息写到StreamEdge中。
- 最后处理Sink,创建Sink的StreamNode,并生成StreamEdge与上游Filter相连。由于上下游并发度一样(4:4),所以此处选择 Forward 分区。
最后可以通过 UI可视化 来观察得到的 StreamGraph。
总结
本文主要介绍了 Stream API 中 Transformation 和 Operator 的概念,以及如何根据Stream API编写的程序,构造出一个代表拓扑结构的StreamGraph的。本文的源码分析涉及到较多代码,如果有兴趣建议结合完整源码进行学习。下一篇文章将介绍 StreamGraph 如何转换成 JobGraph 的,其中设计到了图优化的技巧。